但需要提醒广大客户的是,春季局部地区,如东北市场钾肥价格不排除降价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一、钾肥供应量持续增加。因国内钾资源缺乏,钾肥的生产和进口均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青钾百万吨钾肥项目的实施和新疆罗布泊钾肥项目的进展都极大地增加了国内钾肥的供应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国内钾肥产量分别为164.49万吨(折纯,下同)、206.34万吨和232.6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52.2%和22.1%。同时,因钾肥属于鼓励进口的肥料品种,不受配额限制,近年来进口数量持续增加。据海关数据显示,2003年、2004年和2005年1-11月我国氯化钾进口量分别为373.8万吨(623万吨实物)430.8万吨(718万吨实物)和486万吨(810万吨实物),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港口钾肥库存较多。近三年国内钾肥有统计的供应量分别 是595万吨、673万吨和705万吨(注2005年数据为1-11月份)。另外,还有一些其它钾肥品种的进口以及过境贸易量未在此统计之列。
二、钾肥施用增长缓于供应增长。与钾肥的生产和进口一样,钾肥的施用同样也是受鼓励的,尤其在大力提倡平衡施肥的前提下,钾肥的施用更是得到了重视。据农业部统计,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我国钾肥施用量分别为438万吨、469万吨和467万吨,仅看钾肥的单独施用量,增幅明显较低。当然要考虑钾肥的总施用量还应加上复合肥施用过程中带入的钾肥量,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我国复合肥的施用量为1046万吨、1110万吨和1204万吨。
三、涨价存在炒作因素。根据以上两点分析,近年来国内钾肥总供应量的增长高于施用量的增长,资源应该是充足的,从2004年10月开始的钾肥价格狂涨除了运费因素以外,主要是化肥市场大行情引起的。事实上,我国钾肥主要依赖进口,国际钾肥形势对我国的影响应该最大,而全球钾肥的供应也是充足的,狂涨的因素并不存在。随着国际上一些大型钾肥集团的扩产,钾肥供应应该不成问题,涨价也不是很实际。目前国际贸易商上调报价仅是他们一方的愿望,也是几大垄断组织的市场营销策略,中方政府十分重视2006年度钾肥进口贸易的谈判,商务部已经组成了联合代表团统一对外,这是对外商报价上涨的一种强烈反应。迟迟未果的谈判证明了中方抑制钾肥价格上涨的决心。据了解,即使第一季度谈判不十分顺利影响了钾肥进口,国内供应也不成问题。近日部分硫酸钾企业的原料氯化钾到厂价格有10-20元/吨的下降也说明钾肥供应是充足的。
四、部分地区春季用肥价格有下降的可能。以东北市场为例,三月份是这一地区的用肥高峰,本来东北地区硫酸钾企业就相对集中,货源较充足,再加上南方钾肥的涌入以及过境贸易的集中到货,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因此不排除价格下降的可能,同样在某一时间段其它地区也有价格下降的可能。